珍貴老照片!一百年前蘭州是這樣的,巍峨城墻,獵人展示3米巨鷹
2023/07/06

蘭州古稱金城,一座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蘭州也是古代的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和邊關重鎮,「茶馬互市」和商埠重鎮。因為黃河流經蘭州城,所以也有「黃河明珠」的美譽。

在上個世紀法國的攝影師狄化淳,拍攝了一百年前的蘭州風貌,巍峨的城墻,蘭州100年前的蘭州景象!每一張觸目的影像,都記錄了那個時代獨一無二生活映景,真實而厚重、沉默而悠遠!現被陳列在;百年后的繁華里!

不禁讓人感慨,一百年前的甘肅蘭州原來這麼美。蘭州外城墻拆除于五十年代,拆下的城磚修建了白塔山公園,聽家里老輩人說過,當時參加義務勞動就是把城磚背到白塔山下。有部分夯筑的城墻到八十年代都還存在,現在應該都看不到了。蘭州是建國后對古建筑破壞比較嚴重的城市之一,也可能與地域狹小,難有發展空間有關。我在西寧看到城市中還保存著宋代城墻非常驚訝。

蘭州城,遠看滾滾黃河流經蘭州。充滿了祥和與安寧,中國先民在選擇一個地方建城或是民居時會按當地氣候類型把一年四季氣象條件因素考慮到選址中,山川河流居民生活用水農業用水是首先考慮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建筑格式集天文地理文化思想于建筑工藝中,千年之后的我們才能感受到華夏文明之光的震撼沉浸在先民工匠精神技藝的精美靈感中升華自己

黃河鐵橋,修建于清宣統年間(1909年),當時請的是美國一位設計師設計,德國某洋行承建。

獵手,在展示自己的捕獲的獵物---老鷹,小時候爺爺跟我講老鷹提羊的事,一直以為是騙人的事,原來真有那麼大的鷹,兒時的小事瞬間涌上心頭,淚奔!

三名拾糞的小孩子,小小的年紀就已經開始勞作了,穿著笨重厚重的衣服,身上背著一個大背簍,拾糞很多人不知道是做什麼,其實就是用專門的工具揀拾各類糞便.過去交通工具就是馬來運輸,到處都是馬糞孩子們撿拾回去曬干燒炕用。

蘭州城墻內外,聳立的蘭州城墻,墻內是繁華的蘭州城,墻外是黃河;黃河是這個古城墻天然的護城河,看看百年前的黃河,「黃」嗎?冬天挺清的,在那個年代黃河兩岸住戶都到河里直接挑水吃。

黑措寺該寺始建于1619年,是現在的甘南州合作寺院,甘加白石崖寺也在甘南州夏河縣。離蘭州將近200多公里路程呢。寺廟是沿著山脈而建設,看到寺廟后面是巍峨聳立的大山。

渡河,洮河岸邊的一座渡船碼頭,這個是當年

河邊行人,毛驢在蘭州是當時主要的交通工具,這張照片記錄下那個時代獨一無二的生活映景。

蘭州城隍廟,為祭祀漢大將軍紀信,節日期間的蘭州街頭,似為文化宮(金天觀)內碧血碑所在處,特別是這大樹太像了。金天觀舊時有廟會打醮活動,看衣著好像是三月三或五月端陽。

蘭州廟灘子地區,一個賣釀皮的小販正在吆喝著招攬生意,來來回回的路人比比皆是,

于蘭州廟灘子地區,路邊很多小吃攤,路面上都是積水,行人過馬路需要用木板搭起來臨時的小橋,說起蘭州就不得不說其蘭州的面食,外地人稱為蘭州拉面,蘭州拉面在蘭州叫做「牛肉面」

蘭州白塔山上的一處景點

宕昌縣清水子村,第一看到攝影設備,村民都比較稀奇,大家用著好奇的眼神大量這個神奇的照相機。

雷壇河握橋,後來解放后叫新橋,現在叫文化官橋頭。,移至榆中興隆山,仿造的在五泉山公園、水車博覽園、白塔山公園。還是唐代的 家里老人說,當時拆橋的時候,零件都是編號拉走的 純榫卯結構全程沒有發現釘子。

蘭州的主街道,行走的行人和一位巡警,街頭上還有一個條幅,橫幅寫著「榮鳳祥自運蘇杭綢緞洋貨X莊」

蘭州水車,大概是現在的鹽場堡。那時黃河蘭州段來水量應該很大吧。蘭州的今天更美了,我愛蘭州,蘭州冬天不冷,夏天不熱,水果也很多。:

蘭州黃河鐵橋,羊皮筏子是那時候的運輸工具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