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還是看過三國正史的人,都應該知道這樣一個事情:孫權後來把關羽除掉了之后,直接把關羽的頭顱送給了曹操。
孫權當時這麼做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四個字——轉移矛盾而已。
孫權之所以把關羽的頭顱送給曹操,其實就是為了轉移矛盾,盡量把劉備對自己的恨分散到自己和曹操兩個人身上去。
但曹操乃一代梟雄,當然也不是傻子,自然能識破孫權的伎倆,所以不僅叫人雕刻了一具香木身體,還帶百官以諸侯之禮厚葬關羽。
孫權一看:曹操居然來這一招,趕緊把關羽剩下的軀干,也以諸侯之禮予以厚葬。
不過最終劉備還是本著:冤有頭、債有主的思路,發兵去攻打東吳了——夷陵之戰爆發。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東吳大將陸遜一把火把劉備的大軍給點了。
此戰失敗以后,蜀國也從此開始走下坡路、劉備也只能在白帝城玩托孤的把戲了。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個比較有趣的事情:如果孫權當時送給曹操的不是關羽的頭顱而是活的關羽,曹操到底該如何處置關羽這個活人呢?
一個活的關羽被孫權送到了曹操那里的話,按照理論上來說:曹操一共有四種處理辦法或者說四種選擇。
一是,曹操直接放了關羽讓他回到劉備那里去;
二是,曹操干脆除掉了關羽,減輕自己所受的威脅;
三是,曹操選擇不放也不動關羽,而是好吃好喝伺候著,軟禁起來;
最后一個選擇就是:曹操繼續「踢皮球」,孫權怎麼送過來的關羽,曹操就怎麼給送回去,矛盾繼續轉移到孫權那里去。
我們下面來根據當時的大環境、也根據曹操和關羽的交情,來逐個分析一下:曹操到底會如何處理一個活著的關羽呢?
第一情況,曹操會選擇直接把關羽放回到劉備那里去嗎?我認為這種機率很小或者說不可能。
其實曹操以前就干過一次:放關羽回去的事情了。當然了,曹操也得到了一些回報,其中最大的回報就是:關羽當年在曹操大敗之后,在華容道放了曹操一馬。
可是曹操後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例如:在襄樊之戰中關羽直接除掉了龐德,活捉了于禁,重創了曹操大軍。後來要不是孫權「偷塔」的話,曹操估計還要遭受更大的損失。
大家試想一下,曹操直接把活的關羽還給了劉備的話。那麼劉備有可能會減輕對孫權的記恨、甚至不一定會發生後來的「夷陵之戰」。這樣一來,對于曹操來說顯然是不劃算的、利益也沒有得到最大化。
第二種情況:曹操會不會直接除掉了關羽呢?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
先不說曹操和關羽之間還有點故事,例如:當年曹操放回關羽、華容道關羽又放回曹操等等。
此時曹操如果把關羽給直接除掉的話,豈不是正好中了孫權的奸計和轉移矛盾的打法了。曹操一旦除掉關羽的話,矛盾立即就發生變化了——劉備起碼把一大半的怒火轉移到曹操這里來了。
如果劉備一怒之下反過來聯合孫權討伐曹操的話,這曹操豈不是虧大了。何況曹操也是一個愛才之人,所以我認為曹操直接除掉關羽的機率幾乎為零。
第三種情況:曹操會不會既不放關羽也不動關羽,然后直接軟禁關羽本尊呢?我認為這也不太可能。
曹操當年想關羽為自己所用,可謂是付出良多、好吃好喝的款待著、美女也送了,可是結果就是沒有結果——關羽一定要回去找大哥。
那麼現在曹操留下關羽就能夠收服關羽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曹操留下關羽最后只有兩個結局:要麼關羽跟徐庶一樣被軟禁一輩子、要麼關羽直接跑路甚至來個「絕食抗議」。
按照曹操的性格,應該不會再做一次明知不可能達成目標甚至會虧本的投資了。
可是曹操留下關羽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劉備一定會來要人的。如果曹操不放人的話,矛盾又轉移到自己身上來了;如果選擇放人的話,那麼就是第一種情況了。
我個人分析:曹操即使得到了活的關羽也不會進行長期的軟禁、不會留在自己身邊的。
最后只剩下一種情況了:曹操會不會直接把關羽原封不動的送還給孫權呢?我個人認為:曹操一定會這麼做的。
前面已經分析過了:孫權把關羽送給曹操其實本質目的只有一個——轉移矛盾或者叫做拉曹操下水。曹操無論是除掉關羽、放了關羽還是軟禁關羽對自己都不太有利。
那麼曹操直接把關羽原封不動的送還給孫權才能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反正關羽是孫權送來的,現在曹操繼續送回去,至于孫權到底怎麼處置關羽,那就是孫權的事情了與曹某人無關。
曹操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把皮球和矛盾又轉移到孫權那邊去了。如果孫權動關羽,劉備會繼續和孫權拼命;如果孫權不動關羽的話,其實劉備依然會攻打東吳,畢竟荊州被孫權給占領了。
話說回來,即使孫權「好心好意」把關羽送還給了劉備的話,按照關羽的性格一定是:此仇不報非君子、大丈夫一定要挽回面子。
這樣一來的話,關羽一定會卷土重來起碼要去奪回自己丟失的荊州——孫劉必有一戰。曹操那就是妥妥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了。
總之一句話,按照在下的分析:如果當時孫權把活著的關羽送給曹操的話,曹操一定會「完璧歸趙」的把活關羽送還給孫權的,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