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給孩子看電視、玩手機或是看iPad,很多家長都會很緊張,想盡辦法來阻止,要麼把電視線拔了、要麼把手機iPad藏起來,然后編造各種理由不讓孩子看。
然而「你越是藏著掖著孩子越想看」,各種撒潑打滾哭鬧齊上陣。最后家長拗不過,妥協了,一看就是2小時、3小時,甚至半天,到了晚上也意猶未盡不肯睡。
作為一名沒有經驗的新手媽媽,我深有體會,不過好在我早早就立了規矩。如今女兒三歲半了,每天iPad手機放桌上隨便拿,電視也任她看,然而每次她都會自己把握時間,看多久就多久,不用我催、更不用我吼,她都能做到收放自如,這一點著實非常省心。
原因一:我從不控制她不看電視、手機或iPad,甚至放在她伸手就能夠到,隨時都能看到的地方,讓她覺得「這個東西隨處看見,并不稀奇」。
原因二:電子產品不是我女兒日常生活中的唯一,她有很多喜歡的事可以做
,比如和爸爸一起踢球、和媽媽一起畫畫 、自己看繪本、聽故事、和小區里其他小朋友玩。所以就算我把手機iPad電視開著,她也并不會一直盯著。
原因三:我給她立了個規矩,看電視、玩手機、看iPad都可以,但是要有限度,要麼自己停下來,要麼媽媽喊停的時候就得停下來。她早就已經「心中有數」,所以基本不會因為不看了哭鬧。
雖然我女兒現在3歲半了,能夠對電子產品控制自如,但曾經的她也是個「不折不扣」的電視迷。記得那會2歲多一點的時候,非常喜歡看各種動畫片以及兒童歌曲,婆婆看手機視訊的時候,她就會立馬跑過來一起看,不給看就哭。
快3歲那會的某天,已經到了晚上9點了,她還在看寶貝JOJO,我跟她說「看完這集就睡覺了」,她也答應的好好的。結果看完后我一關,她立馬就開啟嚎啕大哭、撒潑打滾模式,直到我再次打開。
我耐著性子繼續跟她說「看完這集就睡覺,好不好?」她也答應了,結果看完又開始哭鬧了。
反反復復看電視、哭鬧,搞了差不多3個多小時,等她哭累了,我也累了,差不多快到12點了。當時就覺得,孩子這個看電視的毛病不治不行了……。
整治孩子愛看電子產品這個時間并不長,我用了1天糾正、3天鞏固、1周就完成了大轉變。我是怎麼做的呢?下面接著來說。
對于那些家長說「我家孩子就是要看電視,你給他立什麼規矩都沒用」。針對這種情況,我只能告訴你:孩子之所以會這樣,都是因為你曾經在這個問題上妥協過引發的。一旦孩子知道「你沒有底線」,那麼他就會不斷地試探,直到你再次妥協。
立規矩第一步:盡早讓孩子知道你的底線
所以,要改善孩子愛看電視、玩手機,那麼你一定要盡早讓他知道你的底線在哪里,然后再來給他立規矩:
媽媽可以給你看電視,但是開電視之前我們提前說好:看幾集就是幾集,不能多一秒。
一開始孩子看電視時間突然變少,還是會覺得心里有點不舒服。
此時家長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替代孩子這部分「難過」,比如陪孩子玩游戲、玩玩具等。
不要覺得孩子小,聽不懂,3歲的他們其實懂得非常多,立下的規矩就不能隨意破壞。這就要求全家統一戰線,千萬不要媽媽立規矩、奶奶壞規矩,否則說再多也無用,孩子的毛病只會越來越多、越大越難改。
立規矩第二步:讓孩子發現更多有趣的事
不管是天氣熱還是某些原因,孩子會經常呆在家里的,家長需要讓孩子明白還有很多事比看電視玩手機更有趣。比如玩玩具、講繪本、做游戲,特別是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后,在家的時間比較少,一是要多帶孩子出去活動;二是盡量把孩子在家的這點時間成為親子時光。
最后CiCi媽有個建議:
在引導孩子的不良習慣時,盡量避免用吼、罵、打、禁止這樣的方法來教育。雖然孩子會屈服于你的「威嚴」順從,但孩子不是真心誠意按著你的要求做的,時間長了容易引起心理發育問題,破壞親子關系。
很多時候,處理孩子身上的問題:靠的不是「堵」,而是「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