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橋之戰中,文丑作為袁紹手下大將,策馬提槍,大戰公孫瓚。公孫瓚不是文丑的對手,兩人交戰不到十個回合,他便抵擋不住,大敗而走。文丑看到煮熟的鴨子快要飛了,于是拍馬追趕,一直追到公孫瓚中軍之中。公孫瓚手下四員健將攔住文丑,為公孫瓚逃走爭取時間,結果被文丑一槍解決一個,其余三個見勢不妙,全都逃走。
公孫瓚向山谷之中逃去,非常狼狽,但還是沒有擺脫文丑的追擊。文丑追上公孫瓚后,大聲叫道:「快快下馬投降。」公孫瓚此時非常狼狽,披頭散發,頭盔也掉了,馬失前蹄,摔倒在馬下。
文丑一槍向公孫瓚刺來,突然出現一個少年將軍,攔住文丑,救下公孫瓚,與文丑大戰在一起。兩人大戰在一起,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先前逃走的公孫瓚部將趕來,文丑看到之后,于是放棄追擊公孫瓚,轉身回去了。那個少年將軍也不追趕,而是來拜見公孫瓚。這個少年將軍正是常山趙云趙子龍。
趙云剛出道,還是一個少年的時候,和文丑五六十回合戰成平手,如果換成張飛,大戰文丑,結果會如何呢?張飛能夠在五十回合的時候擊敗文丑,依據演義中相關內容,分析如下。
其一,張飛見了呂布都敢上去單挑,和文丑單挑毫無壓力。
虎牢關之戰中,十八路諸侯先后派出數員大將,但都不是呂布的對手,非死即傷,其中方悅和穆順被殺,武安國和公孫瓚受傷,十八路諸侯大驚失色,已經被呂布的神勇嚇著了。但是張飛卻迎難而上,上去救下公孫瓚,和呂布單挑在一起,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張飛連士氣正盛的呂布都敢單挑,如果遇到文丑,毫無壓力。至少張飛與文丑交戰,不會像和呂布交戰一樣費力。
其二,張飛的武功和關羽相差不大,關羽能三合打得文丑膽怯,張飛也應該能。
張飛和關羽是結義兄弟,并稱「萬人敵」,兩人的武功差不多,都是超一流猛將。關羽既然能在延津之戰中三刀打得文丑膽怯,轉身逃走,并憑借赤兔馬的速度追上一刀將其斬于馬下。那麼和關羽同一級別的張飛也應該能夠辦到。
延津之戰中,當時文丑的軍隊中了曹操的誘敵深入之計,紛紛下馬搶奪曹軍丟棄的糧草輜重和馬匹,陷入混亂。曹操又派出張遼和徐晃兩員大將,夾擊文丑。文丑沉著應對,箭射張遼,大戰徐晃,剛剛將此二人擊退,關羽便上來撿漏。和關羽交戰的是已經經過激烈大戰的文丑,而不是滿血狀態的文丑,這才三合擊敗文丑,因此關羽有點勝之不武。
如果張飛和文丑單挑,肯定不可能在三個回合之內擊敗文丑,兩人估計會打斗三十回合以上,才可能擊敗文丑。
其三,張飛在虎牢關之戰后,越來越厲害,處于巔峰時期。
張飛的武功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高,他在虎牢關前,只和呂布單挑了五十回合,便處于下風,而在小沛城外,張飛和呂布大戰一百回合,還不落下風,只是劉備擔憂,才鳴金收兵。這是由于張飛在虎牢關前和超級高手呂布交手后,積累了戰斗經驗,因此才越來越強,逐步達到巔峰時期。
界橋之戰中,趙云是第一次出戰,類似于關羽、張飛第一次出場,剿滅黃巾軍的時候。當時的趙云武功還比較生疏,才和文丑五六十回合戰成平手。如果達到巔峰時期的趙云,很可能在三十回合,便能夠擊敗文丑了。
因此,巔峰時期的張飛,打文丑會比趙云輕松,大概三十回合左右便能夠擊敗文丑。
結語
如果張飛和文丑兩人單挑,肯定不會像關羽一樣,在三個回合內打得文丑膽怯而逃,也不會像剛出道的趙云一樣,五六十回合戰平文丑,他應該能夠三十回合擊敗文丑。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