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很多的「特別」的規矩,老年人都對此深信不疑,比如說,左眼睛跳,說明財運到,右眼睛跳,說明會有災禍。超過12點最好不要照鏡子。
雖然這些都是「民間」科學,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這些說法仍然被很多人所認同,。
而在孩子身上,有這麼一個說法,認為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他們擁有陰陽眼,能夠「通靈」,看到大人們所看不見的東西。因為有一些家長發現,當自己抱的孩子遠離人群,走在小路上的時候,孩子就會放聲大哭,甚至于有的孩子會「胡言亂語」,好像看到了不干凈的東西一樣,讓人都摸不著頭腦,有不少人真的認為小孩子有「陰陽眼」。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問題的答案見仁見智,但是導致孩子無端哭泣的原因卻有很多。
第一,可能是因為孩子被陌生的環境所嚇到。
每個人在看待每樣事物時的角度不同,就會導致于他們所接收到的信息不同,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有的時候孩子的一些舉動不被父母們所理解的原因,只是因為父母沒有看到過孩子的角度,無法準確的「換位思考」 所導致的。
之前看過一個關于孩子的角度的實驗,實驗者通過攝像機來觀察從孩子的視角所看見的事物,發現孩子容易出現哭泣情況的商店等場所,通過切換視角,把攝像機擺在孩子所能夠看到的位置,就會發現,在孩子的世界里面,商場變得非常的大,孩子所能看到的不是那些能夠讓他產生親近感覺的人們的臉,而是只能看到一對對正在行走的腿,所以孩子才會有恐懼的情緒,與「陰陽眼」、「鬼神」之說無關。
第二,有可能是因為孩子他們擁有「幻想伙伴」。
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在探索和理解這個世界的時候,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他們的想象來進行的。在20世紀以前,大多數的學者和醫生們都認為,孩子的幻想伙伴是大腦出問題,或者是孩子出現心理疾病的一種表現,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們認為,正常的孩子會出現幻想伙伴的情況是有可能的。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幻想伙伴是孩子們未來形成真實伙伴關系的一種催化劑,同時也是他們對伙伴關系的一種期待的外在表現。
一般來說,孩子開始進入具體運算的階段,也就是處于7~12歲之間時,出現幻想伙伴的情況會慢慢的消失,只有很少部分的孩子會持續到青少年階段。第三,有可能是因為孩子的生長發育出現了問題。
一般來說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們,他們的整個思維系統以及他們的神經發育都還不夠完整,并且孩子會作為外界的聲音非常的敏感,再加上對于一些聲音的不熟悉,就會出現一些「應激反應」。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跟孩子的視力發育有關,當孩子還處嬰兒期的時候,有一個特別神奇的現象,就是他們的視力大概在400度的近視左右,對周圍的感官都很模糊,等到孩子慢慢長大,到了一歲多才開始,慢慢擁有比較正常的視力能夠基本看清他所處的世界。
所以,有的時候明明父母就陪在孩子身邊,但是孩子有可能會因為來自視覺上的模糊感,導致于他們出現安全感缺失而哭泣,這并不是所謂的陰陽眼孩子看到了一些大人所看不到的東西而被嚇哭的,這是一種誤解。
除去生理上的「缺陷」外,孩子的「胡言亂語」大多數都跟「幻想伙伴現象」有關。
而導致于孩子出現幻想伙伴的原因有很多種。
第一,缺少和真實伙伴之間的互動。
很多會出現幻想伙伴現象的孩子,大多數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缺少可以一起玩的朋友們,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獨生子女身上出現幻想伙伴的情況會比較多的原因。
而且有一些家庭的「家風」比較嚴格,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比較高,就會導致于孩子有的時候遇到挫折或者是在父母這邊得不到認同和理解的時候,孩子很有可能會因為這樣子無助的情況,而幻想出一個能夠傾聽自己內心聲音的小伙伴。
第二,可能是因為孩子對世界的認知,還處于模糊的階段。
一般來說在7歲前孩子們的大腦認知還處于一個摸索的狀態當中,大腦的認知水平有限。再加上處于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他們難以把想象和現實分開,有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想象的過于投入而導致于他們開始相信這個伙伴是真實存在的,只有等到孩子慢慢成長,思維繼續發展,才能夠逐漸變得成熟,開始分清想象和現實之間的區別。
首先,學著去理解孩子。
父母首先要了解到的一件事情,就是幻想伙伴現象對于孩子們來說是他們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的一個正常的現象,這并不意味著孩子心理狀況出現了問題,也不要因此去懷疑孩子的智商乃至于他們的心理健康。
其次,有時也可以借助幻想伙伴來教育孩子。
有的時候孩子的幻想伙伴其實就相當于他們的榜樣,他們對這幻想伙伴的態度一般都是親近的,這個時候父母們就可以借用孩子的幻想伙伴來教育孩子,比如說孩子出現不愿意認真寫作業的時候,父母就可以提醒孩子,寫作業不認真,你的好朋友會對你失望的。
最后,幫助孩子走出幻想伙伴的階段。
畢竟幻想伙伴并不存在于真實世界,孩子也不能夠永遠活在幻想的世界里。這個時候就需要服我們去幫助孩子打開心扉向外界多接觸,父母們可以多組織一些活動。比如說,生日會,公園游玩、或者邀請別的小朋友來家里玩,來增加孩子和真實的小伙伴玩耍和接觸的頻率。除此之外,父母們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也要記得多給予孩子關注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