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句詩講述了人生最得意的四大快事:「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這其中,金榜題名是最難的。
在金榜題名中名列前茅的狀元郎更是獲得了人生最大的快意。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寫照。
在中國實行科舉的1000多年中,一共產生過600多個狀元,然而在封建王朝的末期,最后一任狀元竟然是因為慈禧老太后心血來潮臨時更改的。
在他中狀元之后沒幾年,大清就滅亡了。
新成立的中華民國改革了考試制度,科舉制度從此被廢棄了。
那這最后的一位狀元郎他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這最后一位狀元郎名叫劉春霖,小時候家境貧寒,父親在衙門里面當差,母親也在衙門里當老媽子。
因為在衙門里經常看到進進出出的大人物,所以劉春霖的父親深知,只有讀書走科舉的道路才能改變命運。
所以兩口子省吃儉用也要供他們哥倆讀書。
由于當時的科舉體制要求「娼優隸卒」的子孫三代不得考試,所以劉春霖哥倆的應試過程并不順利。
一來他們哥倆學習好,學問高,遭人嫉妒,二來他們家境貧寒,又受人冷遇。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遭遇,讓哥倆更加努力,非要做出個成績來讓人瞧瞧。
劉春霖的大哥通過1903年的殿試考中了進士,而他卻落榜了。
但是幸運的是,第二年慈禧老太后舉辦70大壽,為了慶祝「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自己獲得高壽,同時達到普天同慶的效果,她又加了一場恩科。
在這次考試中,劉春霖把握住了機會,考中了一甲第二名,成為了探花。
但是命運再次垂青了劉春霖,慈禧老太后在閱卷的時候,發現狀元的名字叫「朱汝珍」。
這個「珍」字,不由自主讓她想起了那個曾經支持光緒變法、賣官鬻爵、敗壞朝綱的珍妃。
雖然珍妃早就讓她命太監扔進井里淹死了,但是現在想起來還是恨得牙根直癢癢。
再得知這個朱汝珍來自廣東地區,她的氣就更不打一處來了。
想當年天平天國的逆賊馮云山等人、鼓搗年幼的光緒皇帝搞變法的亂臣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和口喊共和的孫文逆黨大多數都是來自廣東地區,這個朱汝珍誰知道今后會不會也鬧出什麼亂子來呢?
當她看到第二份試卷的時候,她臉上的愁云豁然舒展。
再看字體和答卷的內容,慈禧太后越看越喜歡,索性就把劉春霖排到了第一名狀元的位置,而把朱汝珍挪到了第二名的榜眼位置上去。
就這樣,頭戴幸運光環的劉春霖陰差陽錯地成為了狀元郎。
但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后一名狀元。
高中狀元之后,朝廷給他分配到翰林院工作,然后又公派到日本法政大學留學。
在國外的日子里,他對明治維新之后的日本先進文明,特別是政治制度上的文明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回到國內,留學生們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孫文所提倡的共和制,劉春霖這一派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
就在兩派喋喋不休,爭論的難解難分的時候,湖北武漢爆發了辛亥革命,清政府就此徹底滅亡了。
劉春霖心灰意冷之下,選擇了隱居,打算從此再不過問世事,了此一生。
中華民國成立后,原來的北洋大臣袁世凱篡取了國家權力,就任民國大總統一職。
他可沒有忘了這位前朝的狀元郎,他竭力地邀請劉春霖在新政府擔任職務。
在袁世凱的一再邀請下,劉春霖也不愿意自己一身的本事和抱負就此埋沒。
他在袁世凱的政府里擔任內史的職務,隨后又在袁世凱的兒子袁克定的慫恿下,帶頭請愿,請袁世凱恢復帝制。
這種開歷史「倒車」的事情,遭到了全國上下一片反對,袁世凱僅僅坐了80來天的洪憲皇帝,就因病去世了。
他一死,他手下的那些北洋軍閥們便沒了約束。
皖系、奉系、直系各派軍閥圍繞著政權,開始了文攻武斗。
最后,張勛竟然帶著「辮子兵」和康有為這些保皇黨人開進了北京,他們游說著劉春霖跟他們一起把已經退位多年的溥儀重新推上了皇帝的寶座。
沒成想,溥儀只當了十多天皇帝,就被支持共和的段祺瑞給趕下了台。
這件事,讓劉春霖開始了對自己過往的行為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選擇了辭職,從此在家閉門謝客,看書寫字,再也不去談論國事。
九·一八事變之后,張學良的東北軍被趕進了關內。
溥儀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在東北地區成立了偽滿洲國。
一時間滿清的遺老遺少們,就像跳蚤一樣開始蹦跶起來。
為了拉攏這位昔日的狀元郎,溥儀先后多次派重臣帶著親筆信和禮物到北京邀請他到東北出任偽職。
但是劉春霖看出溥儀完全是掌控在日本人手中的提線木偶,像石敬瑭一樣的兒皇帝。
他拒絕了溥儀的邀請,甚至還宣稱要跟溥儀決裂。
他義正嚴詞地說道:「如今君非昔日之君,臣亦非昔日之臣,豈能隨汝而毀我之名譽。」
溥儀得知無法說服他,只好悻悻放棄了。
但是命運似乎又給他開起了玩笑。
七七事變之后,日本人在北京成立了一個偽政權。
他過去的那些同事和同學有不少人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誘之下擔任了偽職。
有一個叫做王揖唐的人,當年跟他是清朝的同科進士,又是在日本一起留學的同學,當年關系比較密切。
此時他已經擔任日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內務署督辦的職務,受日本人的委托,他前來邀請劉春霖擔任北京市長一職。
看著昔日的同窗好友投靠了日本人,他氣得渾身直發抖,不顧自己的重病,指著王揖唐的鼻子破口大罵。
搞得王揖唐非常難堪,最后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沒過幾天,毫無底線的日本人就查封了他的家,并把他的一家老小趕了出來。
最后雖然經過社會各界的多方努力,并且繳納了金額不菲的贖金,他才得以回到家中,但是這麼一折騰,他的病更加嚴重了,不久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