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雖然名將輩出,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每個時期都有一位冠絕天下的勇將。如從公元184年開始到公元199年的白門樓之變,天下第一武將當屬手持方天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的呂奉先。
而呂布走后,天下第一名將的頭銜就應屬關云長了,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威震天下。而從長坂橋之戰到葭萌關之戰,天下第一武將又落到了張翼德頭上,因為這段時間關羽武藝已經開始下滑,而張飛在葭萌關之戰能與處于巔峰的馬超打成平手,其戰力絕對高于長沙之戰的黃忠。
張飛之后就應屬長坂英雄趙云了,趙子龍在漢水之戰打得曹軍諸將膽戰心驚,夷陵之戰憑借一己之力直接讓江東陸遜大叫收兵,在鳳鳴山之戰更是以七十高齡大戰韓德父子五人,斬四人擒一人,堪稱古今罕見。
可惜趙老將軍在諸葛亮第二次出祁山前病故了,諸葛亮大哭,以為折一臂膀。
趙云走后,誰才是天下第一名將?魏延,張郃,王雙三人武藝排名?
公元229年趙云病逝,趙云縱橫天下近五十年,每遇大敵無不一馬當先,趙云走后,縱觀天下,除去蜀軍大將魏延外,就還有魏國張郃,王雙二人武藝高強。那三人武藝應如何排名呢?
首先值得肯定的一點是,張郃在對戰蜀軍時,總是勇往無前,就算身臨險境,也能沖出重圍,多次視蜀軍諸將如無物。連諸葛亮都為其勇猛所折服,稱張郃「若留下此人,日后必為蜀軍之患」!
原著中寫道:孔明在山上,見郃在萬軍之中,往來沖突,英勇倍加,乃謂左右曰:「嘗聞張翼德大戰張郃,人皆驚懼。吾今日見之,方知其勇也。若留下此人,必為蜀中之害。吾當除之。」
木門道之戰,張郃連敗魏延,關興二將,堪稱萬夫不當之勇。諸葛亮也是知其不可力敵,最后用埋伏之計,用亂箭除掉張郃。而張郃一4,魏軍實難在又可以克制魏延之將,連先鋒夏侯霸都曾被魏延所擊退。所以說,天下第一名將,應在張郃與王雙之間抉擇。
王雙是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大將軍曹真在魏主面前舉薦的大將。曹叡見到王雙后,大為欣喜,只見王雙長得「身長九尺,面黑睛黃,熊腰虎背」,相比典韋,許褚等人的外貌介紹,王雙儼然一個猛漢形象。再加上王雙使一口六十斤大刀,能開兩石鐵胎弓,暗藏三個流星錘,百發百中。曹叡十分高興,稱贊王雙:「朕得此大將,有何慮哉!」當即封王雙為虎威將軍,前部大先鋒,隨大都督曹真到陳倉破敵。
此時蜀軍正猛攻陳倉城,諸葛亮聽說魏軍大將王雙率軍而來,急忙召集諸將商議對策。裨將謝雄龔起二將請命出戰,諸葛亮不知王雙武藝如何,于是命二將迎戰王雙。只見王雙「三合」劈謝雄,又「三合」斬龔起。諸葛亮大驚,急忙命張嶷,廖化,王平三將對敵。
張嶷挺槍而出與王雙戰到一起,只見二將「數合」不分勝負。王雙撥馬而逃,張嶷性格耿直,從后追趕。等到王平大叫:「休趕!」張嶷再要回馬已經為時已晚,只見一個飛錘打來,正中張嶷背后,張嶷口吐鮮血趴在馬背而回。王雙從后掩沖,王平廖化二將抵敵不住,蜀軍大敗。
張嶷回到蜀營后,稱王雙「英雄無敵」,再加上郝昭把守陳倉城。諸葛亮只得采納姜維的建議,命大將魏延鎮守陳倉道口,王平李恢等人防守街亭小路,自己率軍繞過陳倉城從斜谷望祁山進軍。
可見王雙的武藝出乎諸葛亮預料,諸葛亮面對強敵只得繞路而行。在蜀軍撤軍時,諸葛亮命魏延設伏斬殺王雙。而從諸葛亮擔憂魏延不能取勝來看,此時的魏延若與王雙單打獨斗,根本沒有勝算。
張郃與王雙都曾與蜀將王平交鋒,所以對戰王平的結果就成了關鍵。街亭之戰,王平曾率軍去救馬謖,與張郃大戰「數十余合」后力盡勢孤退。但在陳倉之戰時,王雙擊敗張嶷后,順便將王平廖化二將打得大敗。所以說,單論對戰王平的結果來看,王雙的武藝要明顯好于張郃。
原著中寫道:卻說王平見魏兵到,引軍沖來,正遇張郃;戰有數十余合,平力窮勢孤,只得退去。
結論:
趙云走后,張郃,王雙,魏延便成了天下炙手可熱的名將。從張郃大戰蜀軍諸將,戰退魏延,關興二人,最后被諸葛亮亂箭射倒來看,張郃武藝絕對高于蜀軍任何一人。但相比王雙擊敗張嶷又能將王平,廖化二將殺得大敗來看,天下第一名將又應該是王雙了!所以三人武藝排名應該是:王雙>張郃>魏延。
您是怎樣看待三人武藝排名的呢?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