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被除之后,為何趙云、魏延、諸葛亮,集體不服劉備號令
2022/12/20

劉關張三兄弟可以說是成也義氣,敗也義氣,關羽和張飛自桃園結義起就開始追隨劉備,立下赫赫戰功,是劉備眾所周知的左膀右臂,也是劉備最為親近的兄弟,三人立誓同生死,三國之中無人不知三人威名。

在征伐過程中,劉備還收攏了不少驍勇善戰的將士,首當其沖的便是趙云、魏延、諸葛亮等人,可就在關羽、張飛相繼去世之后,劉備想要東征,卻沒有得到趙云、諸葛亮等人的支持。

很多人都覺得,諸葛亮等人雖也與劉備出生入4,但終究是臣子,不似張飛和關羽與劉備是兄弟,劉備失去左膀右臂之后,眾人不服也是必然。

也有人猜測是因為張飛死時,劉備的態度讓諸葛亮等人寒了心,所以才開始不服劉備的號令,事實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

張飛之4早有預兆

張飛和劉備是結拜兄弟,三國之時正義之士都十分講究一個「義」字,張飛慘4劉備應該痛不欲生,但根據《三國志》中所描寫,得知張飛4訊之后,劉備只說了四個字:「噫,飛4矣!」

三十年的兄弟情分,曾經的手足沒了,劉備的反應卻如此讓人寒心,所以很多人都猜測,趙云、魏延、諸葛亮等人就是因為劉備冷漠的反應,覺得他并沒有那麼重感情講義氣,所以才不服從他的號令。

但實則劉備真的是那麼無情的人嗎?顯然并不是的,劉備之所以要東征,就是因為他講義氣。

公元219年,關羽不幸倒在沙場,張飛怒發沖冠誓要為二哥報仇,日日夜夜都想著要手刃孫權。劉備也曾想發兵復仇,可在趙云和諸葛亮的阻攔下,暫且放棄了東征的念頭。

暴躁沖動的張飛因為遲遲不見劉備發兵的消息,曾怒氣沖沖的在劉備面前質問,為何不幫二哥報仇,在張飛的煽動下,劉備決定起兵東征,哪怕趙云等人再來規勸,劉備也都充耳不聞,甚至表示誰再勸阻便是自己的敵人。

眼見劉備這般執拗,眾人也都不再言語,但還未起兵,張飛就因苛待士兵被除掉了,劉備此時已經集結好了兵馬準備為兄弟報仇,卻不幸收到了張飛的4訊。

雖然情同手足,但張飛早年便已經開始苛責手下的士兵,一不高興便要打殺自己手下的士兵,關羽走后,張飛更是被仇恨蒙蔽了雙眼,變本加厲的虐待苛責士兵,更是要求手下在三天之內,必須打造出十萬副裝備為復仇做準備。

張飛的手下范強和張達自知這是完不成的任務,他們只有4路一條,所以才除掉了張飛。

對于張飛的虐行,劉備早就得知,也曾多次勸阻,但張飛不聽,劉備心中應是早就做好了張飛會因此而4的準備。

所以劉備的反應并不能算是冷漠,三十年的兄弟,隨著自己東征西戰,甘愿俯首稱臣,劉備怎能不心痛!只是無奈大于心痛,而且心里也早就做好了準備,才會只說了這簡單的四個字。

忠臣并非為令是從

張飛死后,劉備并未放棄為兄弟復仇的計劃,在處理完張飛的身后事之后火速發兵,只是因為此次東征趙云、魏延、諸葛亮等人并不支持,所以劉備是帶著馬良、黃權、趙融等人出兵的。

如此沖動魯莽的行事也讓劉備葬送其中,夷陵之戰劉備敗的十分狼狽,最后多虧了趙云的接應,劉備才能體面的死于永安城中。

趙云、諸葛亮等人之所以不支持,正是因為此戰勝算不大,并非因劉備兄弟慘4自身勢弱,而故意不服,也不是因為劉備的反應覺得他無情無義心寒,而是為了顧全大局,不想全軍覆沒才百般規勸劉備。

劉備身死之時也仍舊十分信任趙云和諸葛亮,把自己的兒子托付于他們二人照看,甚至表示若劉禪不是良君便可廢他君位,諸葛亮等人并未趁機謀權,更是盡心盡力輔佐劉禪。

其實真正的忠臣便是像趙云和諸葛亮這般,事事為君謀略籌劃,而不是對君主的話一概言聽計從,他們與劉備雖不比關羽張飛等人的情誼深厚,但也是一片赤誠忠心,實為令人感動。

夷陵敗北英雄隕落

有些人評價劉備,說劉備是一名好大哥,但并非一位好君主,咱們開頭也說到劉備成也義氣敗也義氣,從一開始的桃園三結義,三兄弟攜手想要開創一方新天地,到最后劉備為兩位兄弟復仇4于沙場,都是因為義氣。

三人也確如誓言中所述那般,幾乎同年同月同日4,三人的兄弟感情是令人十分動容的,但在戰爭之中,個人情義便是小義,國家天下才是大義,也難免很多人說劉備并非是一個好的君王。

若當年劉備能夠忍下手足之仇,聽從趙云、諸葛亮等人的勸告,先蓄精養銳、招兵買馬,在休養生息之后再一舉進攻或許結局會不同。

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在沒有完全的準備下魯莽行事,勢必是會失敗的。

短期的蟄伏對于背負弒兄之仇的劉備或許是痛苦的,但當時的情況只有臥薪嘗膽才能守得云開,只可惜一代英雄也如張飛般被仇恨蒙蔽,做出沖動之舉。

夷陵一戰敗北,對于劉備來說輸的不僅僅是一場戰役,當時的劉備已經接連受到重創,荊州失守、關羽張飛之死對他來說已經不亞于失去江山,夷陵之戰他更是聯合蜀漢舉國之力去給自己的兄弟報仇。

可最后的結果讓他如此狼狽,而這一切卻也怪不得別人,他要他的快意恩仇,便要承受快意恩仇之后所帶來的后果,劉備白手起家,拼搏半生所得來得江山,還有他得兄弟都接連葬送,這樣得打擊也使得劉備一病不起,最終身故,令人唏噓。

劉備或許會十分悔恨,沒有聽從趙云等人得勸誡,葬送了自己大半生得心血,也或許并不覺得不值得,若再來一次他也許還會選擇拼盡全力,只為為自己的兄弟報仇,如此情深義厚劉備也屬實是一位忠義之士。

結語

或許趙云和諸葛亮愿意一直忠心耿耿跟隨劉備,在劉備走后仍舊盡心輔佐他的兒子,也正是因為了解劉備的性情,并且十分欽佩,所以才會在明知劉禪無能的情況下,仍舊盡忠,這報的便是劉備給予他們的「義」,雖戰敗身故,但劉備在兄弟情誼上從未輸過,至今提起仍舊是令人欽佩學習的榜樣。

引用文獻:《三國志》

經常這樣對你的人,其實就是看不起你,不要深交了
2023/08/09
「男人無能,一看便知」,沒出息的男人離不開這三句話
2023/08/09
平平無奇的小個子女生,當模仿博主穿搭提升衣品后,整個人都變了!
2023/08/09
60歲女性著裝小貼士:裙子要過膝,褲子要寬,顯得苗條又優雅
2023/08/09
老照片:老外眼中的1908年成都,百年前的成都更漂亮!
2023/08/09
狗狗忠不忠心,摸它這幾樣東西,就清楚了
2023/08/09
這7種狗沒有「攻擊性」,不用怕被咬,很適合家養
2023/08/09
研究發現:夫妻雙方在這個年齡段,生出的孩子智商更高,你知道嗎
2023/08/09
父母再累再忙,也不要讓這3種老人幫忙帶孩子,容易把娃養「廢」
2023/08/09